在4月18日举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明确表示,今年将持续加码AI领域投资布局。其重点聚焦数据供应链、模型训练与推理、端侧AI及应用开发等生成式AI强相关的基础设施领域,同时在应用方面关注具备规模化个性化服务能力与智能化升级潜力的领域。
周志峰在会上分享了启明创投划分的AI投资框架。其中鼎合网,以工具链、AI芯片、智算平台构筑基础设施层,是模型落地到实际应用的关键支撑。模型层由基础模型及API服务、开源模型及ModelHub组成。周志峰说:“我认为投资模型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技术尚未成熟的阶段,模型层的创新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有效途径。”
此外,应用层分为利用第三方模型构建的应用及模型应用一体化的企业。周志峰表示,在AI市场中,99%的企业最终将是应用企业,应用层将占据技术浪潮中70%至80%的价值。这一观点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验证。
周志峰认为,每轮科技浪潮,皆始于底层基础技术的耕耘。技术发展,性能从“可用”到“好用”,成本从“高不可攀”到“轻松消费”,应用就会加速落地。“通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我认为,2025年将是AI应用全面落地的关键一年。”
AI领域的发展也遵循互联网类似的规律。在过去几年中,尽管AI领域吸引了大量投资鼎合网,但由于技术性能和成本的限制,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应用。以语言模型为例,近几年,GPT-3和GPT-4等模型的效果有限,中国的语言模型月活用户数达到1.2亿左右,但应用主要集中在聊天机器人、代码助手等工具增强型应用,尚未实现根本性的替代。
然而,过去的一年AI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除了大语言模型,基础模型的发展尤为突出。例如,2024年11月OpenAI发布的O1模型和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的R1推理模型,以及最新发布的多模态理解和生成一体化的O4模型,使模型性能大幅提升。
因此,周志峰表示:“我们预计,今年将看到更多从工具型应用向平台型应用过渡的多模态应用,这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径一致。”
启明创投观察到,模型的使用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以DeepSeekR1为例,每百万Token的输入费用比o1低了近98%(CacheHit)和96%(CacheMiss),而其输出费用(Output)比OpenAIo1低了96%。此外,2月初谷歌发布GoogleGemini2.0Flash,价格相比DeepSeekV3,下降约64%;相比GPT-4o下降约96%。因此,大模型使用成本快速降低,让更多行业应用变得经济可行,也更易催生超级应用。
周志峰说,AI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传统产品和服务带来新的价值。“尽管我们期待看到颠覆性的AI应用,但实际上AI更像是清晨的朝霞,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周志峰表示,启明创投今年将继续大力布局AI领域。模型层中的四个细分领域:语言、图片、视频、世界模型已相对成熟(启明创投已投资14个大模型公司),而基础设施层和应用层的多个细分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启明创投将重点关注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我们相信,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落地,将会涌现出更多具有创新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周志峰说。
截至目前,启明创投在AI领域的投资规模已达约100亿元人民币,投资项目约80余个,其中超过20个项目已成功上市,或成长为AI领域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例如全球第一家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优必选(09880.HK),以及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上市企业文远知行(WRD.US)等。此外,2024年起启明创投协助管理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鼎合网,规模为100亿元。
淘配网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